律转鸿钧佳气同,
肩摩毂击乐融融。
不须迎向东郊去,
春在千门万户中。
难得的中秋和国庆在一起,整整8天的假期,
可是,太久的假期,却也无聊,
月到中秋分外明,谁堪对影又伤情?
缺圆本是寻常事,笑骂由之三两声。
语似惊雷休愧恼,心如止水则平衡。
清辉万里迷蒙夜,闭目静思始看清。
南朝刘彦和《文心雕龙·丽辞》篇有云:言对为美,贵在精巧;事对所先,务在允当。 文字对仗游戏自古有之矣。清初福建人称之为“改诗”,意思是改律诗绝句之诗为两句,现在这种形式已经不多见了。之后,又有人倡导设立诗钟社,限以七言诗一联,或詠两事,或嵌两字,取绝不像类者,错综其体,牵连成之。社规甚严,不少假借。拈题时,缀钱于缕,系香寸许,承以铜盘。香焚缕断,钱落盘鸣,其声铿然,以为构思之限,故名诗钟,即刻烛击钵之遗意。事虽纤巧,然勾心斗角,总不出此十四字。涤烦郁,瀹性灵,亦游艺之一助。正未可以雕虫小技为识也。
现将各种格式,分为多篇列出。每一题则列以名家诗钟二联至十联不等,供同好诸君之观摩。
作为爱尔兰的国宝,《凯尔经》因为一部动画电影凯尔经的秘密而闻名世界,
电影艺术化的再现了凯尔经那精美绝伦的手工泥金插图,
而这几天,无意中看到下面这张图,而且得知这是一位陕北老奶奶的剪纸作品,不禁大惊,
这个人物被称为剪花娘娘,她的制作人是被誉为民间工艺大师的库淑兰老人,早在上世纪90年代,台湾汉声出版社就出版过专门介绍老人作品的图书,
学会独处很重要。一个真正懂得爱的人,其实第一个应该是爱自己,彻底了解自己以后,你那个爱比较健全,当你跟另外一个人相处的时候,你不是依赖,也不是霸占,是做自己。
宋代郑思肖有一首《寒菊》诗, 花开不并百花丛, 独立疏篱趣未穷。 宁可枝头抱香死, 何曾吹落北风中。 这是一首表现民族气节的诗歌。
郑思肖(1241~1318)字忆翁,福建连江人,善诗文.南宋被元灭亡后,他隐居吴下,坐卧不向北,故号所南,是一位具有民族气节的画家.
他擅长水墨兰花,和宋代画兰名家赵孟坚相比,他的画更能体现兰花的劲挺高贵,所以有"赵孟坚写兰得其态,郑思肖写兰得其质"的美誉.宋亡后,他画的兰花不画上土,谓之"露根兰",为什么如此?他说是"土为番人夺去了",表示他不愿意做亡国奴,连所画的兰花都不愿意种在敌人践踏过的土地上,寄托了亡国后无限沉痛的心情.
这幅[墨兰卷]虽只有寥寥几笔,但能表现出一种清绝的风格,上题"向来俯首问羲皇,汝是何人到此乡.未有画前开鼻孔,满天浮动古馨香".表示了他以兰花来对异族统治的反抗和作为士大夫的自傲态度.
在2016年04月29日,收到Google从Malaysia寄来的信件, 这可是坐飞机空运来杭,经过了漫长的等待,终于来啦!! 如果你有加入Google AdSense就会知道PIN码是什么~ 以下这封信是小冲童书网加入了Google AdSense 快5年时才收到的!! 这是信件封面,右上角还有飞机耶~可见得它一定是搭飞机来的。 信的正面:
信的背面:
上就是Google寄给我的信件~ 这会收到这封信的条件是: 当你的Google AdSense所赚到的金额超过100美元,Google就会寄这封信给你,目的是要确定确有此人。 不然满100美金时,这些钱Google 就会无法寄给你。 所以,有Google AdSense的朋友,记得查看看你的帐户中是否已经满100美金,却没收到信件呢? 如有相关问题,可以到Google AdSense 讨论区问问看: http://groups.google.com.tw/group/adsense-help-zht
很早很早以前,洛河岸边的达洼村有一户贫寒的人家,母子二人相依为命。母亲赵氏,年过五十。二十多岁的儿子名叫达绿,小名豆豆。
同村有个俊俏的姑娘,姓江名叫苗条,与豆豆自幼青梅竹马。这姑娘性格开朗,能诗会文。她深知豆豆老诚孝顺,勤劳好学,便将学得的《四书》、《五经》一字不漏地教授于他。
自古以来,男女授受不亲。赵氏见苗条不守闺中的规矩,很是不满,常常逼豆豆与苗条断绝来往。有时,赵氏逼得紧了,豆豆和苗条无法约会,他们便在村口老槐树下的石头缝里传递诗文,交流相思之情。 豆豆诗曰:
豆豆终日思苗条,可叹春风来不到。
白日锄禾汗作泪,夜晚成梦月为桥。
情人相隔咫尺近,家母严训千里遥。
孝道钟情两难舍,泪湿衣衫人渐老。
苗条诗曰:
郎君痴情寄苗条,苗条飞泪涌春草。
今生难遂夫妻愿,死做青山比翼鸟!
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。他们的情书诗文被赵氏发现后,大为恼火,怒骂豆豆:“我半辈子守寡,不想却守了你个忤逆羔!你要再和那个疯闺女来往,就别想再来见我。”说罢回屋里去了。
夜深人静,豆豆满腹悲伤地来到老槐树下,远远听到抽泣之声,近前一看,原来是苗条姑娘闻知豆豆挨训,心想是自己害得他受冤,跑到这里伤心落泪呢。豆豆强忍悲痛,叫了声“苗条”便跑了过去。苗条一惊,抬头看见豆豆,叫了声“豆豆哥……”便忘情地扑过来,一对情人在老槐树下抱头痛哭。他俩既不敢不尽孝道而私奔异地,也不忍心割断爱恋之情,便商定走向人们最不愿去的绝境,共同写下一份遗书,自缢在老槐树下。
天将明,村里有位秀才来到老槐树下读书,见上面吊了两个人,吓了一跳,惊呼一声。瘫坐在地上。闻声赶来了好多人。赵氏也来了,看见儿子吊死树上,差一点气昏过去。
围观的人发现了那份遗书,有人拉起秀才让他读一读,秀才含情地念出声来:
母亲大人,听儿敬禀:
儿与苗条,自幼钟情。 可恨人间,不能相容。 天下孝道,无人不敬。 恩爱情深,实难断情。 百思无计,决意轻生。 为情殉身,死而有灵。 思念老母,孤苦伶仃。 豆豆一死,愿化为豆。 苗条为面,伴母终生。
秀才的话音刚落,平地刮起一阵大风,卷起豆豆和苗条的尸体,直送到月球上的广寒宫。
赵氏又后悔又痛心,哭喊着跑回家中,发现锅里果然有满满一锅面条,汤里还有不少绿豆。她肝肠寸断,痛不欲生,抓起勺子敲着锅沿大叫:“达绿啊,我的豆豆!可怜的苗条姑娘啊!”他一下子哭死过去了。
村里人安葬了赵氏。有人又累又饥,看到赵氏家的锅里有面条,要了碗一尝,酸酸的,怪好吃哩!人们说,这面条就是江苗条,这绿豆就是达绿,这酸味就是赵氏后悔伤心的泪水。
达洼村的人,为了纪念豆豆、苗条这对情人,用豆浆做成浆面条应市,一直沿习至今。
人们一吃到这酸酸的面条,就会想起豆豆与苗条的恋爱悲剧……